首页 重要文件 活动情况 贯彻落实 典型案例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能力提升建设年 >> 典型案例
  • 【省科协典型案例】创建科技小院 扎根一线 助力乡村振兴
    kok手机网页版登录 | 2022/6/18 | 阅读:885


    创建科技小院 扎根一线 助力乡村振兴

    ——kok手机网页版登录典型案例

     

    更好地推动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海南分联盟的各项建设工作,搭建“政产研学用”平台,并结合全省开展“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省科协联合海南大学创建科技小院,破解农业生产技术难题,推动助力海南自贸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我科技小院的工作基础

    我省科技小院的建设是海南大学(以下简称“海大”)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础,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不断汇集智慧力量打造而来2016年全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领域设置调整之前,海大就设有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等13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和培养领域。省科协和海南大学联合,采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动的机制,从地方主导产业入手,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政策、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问题,为地方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二)我省科技小院建设推进情况及所取得成效

    2013年开始,海南大学阮云泽教授团队就在海南乐东万钟农场建立海南省第一个科技小院(香蕉科技小院),通过产学研合作解决香蕉产业发展的问题,2018年该科技小院获国务院农业专业学位教指委特色实践教学基地,从2019年开始,由于企业逐步从香蕉产业转型为火龙果产业,香蕉科技小院开始转变作用。

    2021年10月,为推动科技小院在海南落地见效,通过多方联系协调,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了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海南)筹建工作会议,中国农技协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kok手机网页版登录主席、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同年10月28日中国农技协正式发文批复,同意设立海南东方水稻科技小院、海南东方燕窝果科技小院、海南乐东火龙果科技小院、海南临高菠萝科技小院共四家科技小院,有效期为三年,其中,香蕉科技小院转型为火龙果科技小院。2022年7月29日在已建成4个科技小院基础上,kok手机网页版登录、海南大学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等单位进一步联合推动继续成立了10个科技小院,使全省科技小院数量在达到14个。目前我省科技小院在院研究生10人/年,累计撰写500多篇工作日志,其中20多篇获得全国科技小院网评选的优秀日志,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培训30多次,申请发明专利11项,获批4项。目前,水稻科技小院的绿色大米技术体系已初步建立,根据海南省绿色农产品品牌申报程序,进入500亩示范与绿色品牌申请阶段,燕窝果科技小院已经建成 1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并完成燕窝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标准。菠萝和火龙果科技小院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均已完善,与企业正在联合制定相关技术标准。

    2022年3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省科协根据通知要求及时联系海南大学,拟在已建成的4家科技小院的基础上,再新增申报14家新的科技小院,使我省申报该项目的科技小院的数量达到18家规模,最终于7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中,确定海南大学组织申报的“海南白沙百香果科技小院”等11家科技小院获得国家支持建设。

    二、主要做法及亮点

    在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推动下, 将农业科普人才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培养过程和使用过程高度合一,使高层次农业科普人才在1~1. 5年的时间活跃在农业科学传播第一线,在科学传播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培养,并将当地所需的农业科学技术示范推广到当地农民手中。将高层次农业科普人才培养和农村科普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示范方建设、田间观摩等方式,培养当地农村科普人才,发挥农村科普人才的科学传播职能。

    (一)发挥科技小院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以科技小院为平台,深入开展田间研究,集成创新高产优质高效技术,形成绿色增产模式,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技协、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同时,依托科技小院专家教授团队,建立起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科技工作者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着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二)深化各方联合协作,共同推动科技小院创新发展。省科协加强与农业农村、教育等部门和市县级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把科技小院打造成汇聚各方科技力量,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服务的创新平台。同时,与海南大学等高校沟通协调,进一步改革创新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科技小院提供人才支持。另外,发挥我省建设自贸港优势,引导科技小院引入省外和国外科技人才、专家教授资源,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三)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科普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相结合,能充分发挥科普人才的科学传播作用。高层次农业科普人才,在入学前就进入“科技小院”,调研、了解、深入农业生产实践,加快进入角色。随后在较长的 1.5~2年时间里,他们在被培养的同时也从事科普培训工作,发挥了高层次农业科普人才的科学传播作用,保证了他们至少一年以上时间投入农业科学传播工作。“科技小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既培养了高层次农业科普人才,即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又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培养了农村科普人才即科技农民。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科技农民培养相结合,是“科技小院”科普人才培养的亮点之一。

    (四)增强科普人才队伍稳定性。以“科技小院”为载体,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传帮带”机制使得高层次农业科普人才队伍形成梯队,保证了队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培养的科技农民作为农村科普人才,扎根当地,既保证了农村科普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又有利于农村科普人才发挥科普延续辐射作用。

    (五)发挥“科技小院”纽带作用。农业科学技术普及需要解决农民的信任问题和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需求问题。“科技小院”提供了一个场所,高层次科普人才长期驻村,与农业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农民和“科技小院”的高层次农业科普人才能够密切接触,相互了解,农民信任“科技小院”的农业科普人才。

    (六)增强科普人才服务效应。农业科学技术示范推广对项目的绩效有着决定性的关系。农业科学技术示范推广是关键环节,保证了农业科普人才培养和发挥科学传播作用在项目实施中的关键地位。示范推广应用的农业技术是当地农业生产所亟须的技术,保证了科普内容是农民所需。


    上一篇: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1:三亚崖州湾科技     下一篇:【省科协典型案例】聚焦英语学习素养
    版权所有:kok手机网页版登录 - kok官方综合体育手机版官网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12栋1-2层   邮编:
    联系电话:0898-65365319  传真:0898-65332244   电子邮件:  琼ICP备17004780号 设计制作:中立科技